當前位置:衛校 / 衛生學校 /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招生網 / 新聞中心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新聞中心

    學校電話:
    學校地址:四川省自貢市
    更進一步了解自貢衛校,地區導航:自貢衛校 / 自貢衛生學校

    295267人瀏覽立即報名

    類別導航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新聞中心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2014)

    發布時間:2013-12-25        瀏覽次數:1375        返回列表
         一、基本情況
     
        2012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辦學歷史近百年的四川省自貢衛生學校升格建立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學院為專科層次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以培養康復治療技術和護理專業人才為主,兼顧培養其他醫學相關類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爭創西部地區獨具特色的醫藥衛生類高職院校。多年來,學院依靠“自加壓力、勇于創新”的辦學精神,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教學質量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終身發展能力為目標”的辦學理念,秉承“大仁求學、大醫濟人”的校訓,堅持以區域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深化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學生培養、校企合作、社會服務等方面成果豐碩,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學院現有康復治療技術、護理、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藥學、助產等專業,在校學生近6000人,班級130余個,在校全日制學生4854人,其中中職學生2544人,三年高職學生2310人。
     
        二、辦學基本信息
     
        1.經費投入
     
        1.1年度辦學經費總收入及其結構
     
        學院2013年1-10月總收入2856萬元,其中:財政撥款1856萬元,占總收入64.99%;學費及住宿費收入1000萬元,占總收入35.01%。
     
        1.2年度辦學經費總支出及其結構
     
        學院2013年1-10月總支出2784萬元,其中:教學運行經費1361萬元,占總支出48.89%;實驗實訓185萬元,占總支出6.65%;離退休經費350萬元,占總支出12.57%;學生獎助學金、活動經費等700萬元,占總支出25.14%;設備購置費188萬元,占總支出6.75%。
     
        2.辦學條件
     
        2.1 校園總面積
     
        學院現有基礎教學部、臨床教學部兩個校區,占地面積653.81畝(435874平方米)。學院擬建新校區地處自貢東部新城大山鋪鎮江姐村九組和大山村十組范圍內,目前已完成規劃選址。
     
        2.2 校舍建筑面積
     
        學院產權校舍建筑總面積79522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52765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10.87平方米/生。學生宿舍19770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積4.07平方米/生。
     
        2.3實驗室、實訓基地
     
        學院現有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護理實訓基地1個,實訓室126間,配有視頻點播系統的普通教室75間,多媒體教室42間,理實一體化教室17間。學校現有固定資產總值近1.3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731.33萬元,生均3567元。
     
        2.4校內外實踐基地數及滿足教學情況
     
        學院現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廣東省中山醫院等校外實習基地59個,接收護理、康復治療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學檢驗技術、藥學、助產專業實習生1400余名。
     
        2.5校園網建設情況及生均計算機臺數
     
        學院校園網覆蓋整個教學區和辦公區,網絡外線出口專線帶寬164兆。2013年,學院與重慶迅爾公司合作,定制研發完成了校園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招生就業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生工作管理系統、協同辦公系統。現有教學用計算機719臺,每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14.81臺。
     
        2.6圖書館狀況及生均圖書
     
        學院圖書館建筑總面積2460平方米,有工作人員10人,其中副高1人,中級3人,初級6人。2013年新購紙質圖書10.05萬冊,現館藏紙質圖書20.55萬冊,生均41.2冊。
     
        2.7運動場及體育設施狀況及生均體育場地面積
     
        學院運動場地面積9686平方米,現有排球場3個、羽毛球場3個、籃球場7個、足球場1個、乒乓球場15個。
     
        3.師資隊伍
     
        3.1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
     
        學院現有在崗職工365人,其中編制內職工200人(2013年簽約及公招新增47人)、編制外職工151人,外返聘職工14人。其中專任教師229人、教輔人員33人、管理人員78人、工勤人員23人、其他人員2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57人、中級職稱70人,初級職稱及其他人員102人;碩士研究生37人、本科學歷174人、專科及以下學歷人員18人;雙師素質教師76人,占專任教師的33.2%。
     
        3.2師資培訓
     
        學院2013年送培68名教師參加四川省第21屆高校新任教師職業技能培訓,合格率100%。組織53名教師參加2013年春季和秋季高校教師資格認定,49人新取得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安排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交流及結合臨床實踐鍛煉266人次;組織新教師崗前培訓47人;“老帶新”培養教師28人。
     
        3.3教學水平滿意度
     
        2013年上半年組織學生對71個在校班級168名教師進行課堂測評,90分以上165人,占測評教師的98.21%。2013年下半年組織69個在校班級153名教師進行課堂測評,90分以上144人,占測評教師的94.12%。
     
        3.4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
     
        學院教師對工作的總體滿意度較高,女教師工作滿意度略高于男教師,教師對工作的總體滿意度隨著其職務職稱的晉升也隨之提高。學院教師職業幸福感較高,教師的幸福指數隨著學院事業發展、自身價值的實現和社會的認可而顯著提高。
     
        4.生源情況
     
        4.1計劃招生數、錄取數、報到率
     
        學院2013年高職大專計劃招生1020人,實際錄取1404 人,報到1213人,報到率86.4%,第一志愿錄取100%。
     
        4.2生源分布地區、生源背景
     
        2013級1213名大專生,本市生源10.31%,本省98.27% ;農村家庭73.21 %,城鎮家庭26.79%。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學生占在校生數的88.65%;父母是農民或農民工的大專生占73.42%;父母是城市下崗、退休或無業人員的大專生占17.83%。
     
        三、高職人才培養工作的創新嘗試與主要舉措
     
        1. 實施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力促教學質量提升
     
        持續推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實施以導學案為載體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倡導適合醫學教育領域的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模擬教學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導學案是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是指導學生學習的路線圖,能較好地保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彌補老師們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時易忽略學生合作學習的不足。
     
        學校采取點與面結合形式推進教改,以面為主,倡導教師全面參與教學方法改革,使教師牢固樹立“教無定法,教要多法”教學理念,并在課堂中熟練、靈活運用多種常用的現代教學法。以點為突破口,重點選擇《藥理》、《基礎護理》、《康復評定技術》等制定相應《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改革整體方案,注重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步推進的改革,以點為榜樣帶動面的推進。實現錘煉師資隊伍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
     
        2.健全教學機制,促進學院發展
     
        為進一步發揚學術民主,保障學術公正,倡導學術規范,鼓勵學術創新,促進學術發展搭建新的平臺,年輕的學院成立了教學指導委員會,并召開第一次會議。
     
        邀請醫院、藥企的專家、學者參與第二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討論學分制下的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結構,如康復專業的《醫學心理學》調整為《康復心理學》,《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更改為《功能解剖學》,增設《醫患溝通》、《醫學史》等醫學人文學科,增加實踐技能比例,在全過程教學中分段集中植入職業崗位實踐。
     
        3.創新實踐教學,加強學習領域與職業領域的對接
     
        充分利用學院與醫院一體化的校企合作優勢,構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再理論教學→再實踐教學”的分段循環教學模式,學院在2012級新生的第二、第三學期中兩次啟動“崗位體驗周”的實踐教學,前移學生對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的時間,增強學生與職業崗位的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要求的對接,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感而學,按需而學”,提升學習理念,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學生對實踐教學滿意度高,希望學校繼續提供再次體驗機會。
     
        4.依托國家項目資金,加強特色專業建設
     
        2012年8月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申請“中央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建設,重構與職業標準對接的康復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創新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建設特色校本教材、專業核心課程,構建現代化開放性康復實訓中心,拓展多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積極開展特殊教育培訓和養老院、社區康復服務等社會技術服務,從而提升學院專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彰顯學院辦學特色,2013年11月順利通過項目驗收。
     
        5.加強教學質量控制,不斷完善評價體系
     
        在過去常規質控基礎上,著力加強實驗、實訓課的督導,強化新教師、實驗實訓指導教師的培訓力度和時間長度。開展學生網上評教,改進學生網上評課指標的設置。按行政班設立教學信息員,形成信息反饋常態化機制,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修改同行、領導的課堂評價標準,加大對學生的評價百分比例,逐步完善評價體系。
     
        6.學生活動豐富多彩
     
        學院重點以開展“九項教育”、“中國夢我的夢”、“四自教育”、“陽光體育”等主題教育活動,豐富教育內涵。學院在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感恩勵志教育、法制紀律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五項教育基礎上,新增了心理健康、學籍管理、就業創業和生理衛生健康教育。開展了“中國夢我的夢”、“四自”等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講座、交流會、技能競賽、征文、演講、才藝、微博等比賽,教育學生領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理想信念,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另外,學院還以籃球、排球、羽毛球、兵乓球等各類體育比賽、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等形式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通過活動達到“以體益德、以體益智、以體益身”的目的。教寢室文化節、社團文化節、大學生辯論賽、陽光體育、迎新生系列活動已成為校園文化品牌。
     
        學校建有學生素質拓展中心1個,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展示舞臺,增強自信心。學生素質拓展中心涵蓋文化、藝術、體育、手工、樂器五大類,50多個社團,參加培訓人數近3000人,占在校生人數的80%以上,保證每名學生在校期間都能接受1-2項素質拓展培訓。學院還根據學生需求成立了非遺教育基地,包括剪紙、扎染等非遺項目教育,提升素質教育檔次。康復志愿者社團還長期與自貢市盲聾啞學校、自貢市兒童福利院、自貢市敬老院、自貢市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建立了長期志愿服務關系,定期上門服務。
     
        7.學生服務貼心到位
     
        學院建有心理咨詢中心一個,設有團體心理輔導室、個別心理咨詢室及發泄室。進校時學校對每名新生進行了心理素質測評,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對心理問題學生有追蹤,有記錄。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活動,每班每學期有4個學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學院初步建立了個別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三個層級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學院堅持助學與育人并行的原則,確立“經濟上資助,思想上引導,學習上幫助”的方針,建立了以“獎助學為主體,勤工助學為基礎,專項救助為重點,社會支持為補充”的“獎、助、貸、勤、補、免”六位一體的學生資助工作體系,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具有“規范、公平、促學、拓展”四大特點。有670人獲得各類助學金171.25萬元(含國家助學金、勤工助學金、專項救助金),占在校生總數的22.6%;獲勤工助學津貼的學生140人,占在校生總數的5%。
     
        8.以市場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狠抓學生專業技能培訓和多證書、多技能培養
     
        2013年,學院高度重視,年初就成立了培訓部,專人專職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工作,開設了超聲協診方向、成人高考輔導、非套讀強化班、護考培訓、護士招聘操作技能及面試技巧培訓、套讀強化班、各方向班、特教師資、英語提高、中藥方向、駕駛技能、護工、康復工程技術共13個短期培訓班。實現了護理員、計算機操作員、醫藥商品購銷員、公共營養師、美容師、保健按摩師、“9+3”婦幼保健員、健康管理師、全國醫學信息技術技能鑒定培訓的滾動開班。一年來實現業務收入182,753,9.62萬元。同時,借助“自貢市醫學技能鑒定站”、“再就業培訓基地”的平臺,拓展職業技能鑒定及短期培訓項目,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力,培養了用人單位“急用”、能力“夠用”、上崗“頂用”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擴大了學院影響力。
     
        9.積極開展合作辦學,具有全新的合作辦學理念和創新機制
     
        學院與國內外多家院校及相關機構聯系緊密,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辦學水平。一是與美國學術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委托服務協議,開展獎學金項目和認證項目。美國學術聯盟亞洲總裁一行三人來院考察學院信息化系統運行情況,落實門戶網站建設相關工作。學術聯盟認證專家來院開展了兩次認證培訓。二是與英國斯旺西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斯旺西大學先后兩次來院,就留學生、交換生項目進行了交流,雙方同意開展“專升本”、“專升碩”留學項目。三是與加拿大白求恩醫學發展協會簽署合作協議,聘請多倫多大學教授為學院客座教授,指導學院學科建設和科研發展,為師生開展學術報告和專題講座。四是以打造康復特色品牌為突破口,拓寬了與省市殘聯的合作,成功舉辦了中國殘聯、教育部第四期、第五期“通向明天--交通銀行殘疾青少年助學計劃”特殊教育康復師資培訓班,全省300余名特殊教育學校骨干參加了培訓。2013年,我院與樂山師范學院正深度合作,成功舉辦了“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第四期動作康復師資培訓班,來自全省80余所特教學校100余名特教骨干教師參與培訓,進一步提升了骨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此外,我院還與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對口幫扶合作協議。
     
        10.積極開展網絡信息化基礎建設
     
        引進校企合作模式,整合了“校園一卡通”系統,范圍覆蓋食堂、小賣部、理發室、開水、熱水、洗衣六大板塊以及學生身份認證、圖書借閱等功能,由學院投資與專業軟件公司合作研發了招生就業管理系統、智能排課、排考系統、學生管理系統、教師遠程辦公系統并投入運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利用教育部專項資金和學院自籌資金,建設了70余間視頻巡考、監考教室。有利地促進了學校后勤信息化建設,為人才培養提供強力保障。
     
        四、高職人才培養質量
     
        1.2013年學院無高職大專畢業生。
     
        2.2013年共7名“9+3”學生榮獲四川省“9+3”學生征文比賽一、二、三等獎;“9+3”學生澤機志瑪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共青團員”,并于6月被推選為全國團代表參加全國團代會,是自貢市唯一一名參加全國團代會的“9+3”學生。另外,今年6月我院聞浩宇、王慧芳、周秋香、楊雪陰、王清敏5名學生參加了全國民族地區職業院校學生技藝比賽決賽,共榮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3個,優秀獎2個,獲獎作品涉及自貢彩燈、剪紙、扎染等。學生的參賽作品及現場實作受到了國務院、教育部、國家民委領導的贊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同志還前往我院展區參觀作品并與學生合影留念。
     
        3.學院先后“四川省政府第五屆普教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中職學生內務管理示范學校”、“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單位”、“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五、社會服務
     
        1.橫向科研項目與經費情況
     
        科研《促進“9+3”學生學習適應的“45351”策略》獲省級二等獎,省教育廳獎勵3萬元;《以市場為導向,探索護理人才社區服務技能建設的探索》獲省教育廳高等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課題立項;《院校合并對護理專業學生技能影響的效果評價》和《生化檢驗技術CAI課件的研制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獲自貢市第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護士職業道德建設效果評價的研究》獲自貢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課題(2012Z20),獲資助資金1000元。
     
        2.2013年組織美容師、計算機操作員、醫藥商品購銷員、保健按摩師、護考、全科醫生、全科護士、鄉鎮衛生院兒科醫生、藥劑人員、特教師資等非學歷培訓學員數為1723人,課時總數為4832學時。
     
        3.康復志愿者社團長期與自貢市盲聾啞學校、自貢市兒童福利院、自貢市敬老院、自貢市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建立了長期志愿服務關系,定期上門服務。
     
        4.學院學生藝術團多次參加校內外表演,2013年2月參加了自貢市首屆春晚,自貢市衛生系統春晚,積極參與轄區內各項文藝演出。
     
        5.2013年度學院承擔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省公開錄用公務員考試,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2013年護士資格考試,全國執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綜合筆試考試,基層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培訓等各級各類社會化考試、培訓達1.2萬余人次,社會聲譽良好。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未來工作思路
     
        1.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師資隊伍數量亟待增加,結構急需優化,質量尚需提高,欠缺教學名師、大師;二是康復專業在醫學領域尚屬年輕專業,師資隊伍、教材建設、實訓設備等急需加強;三是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急需深化;四是校園數字化建設起步晚,差距大。
     
        2.未來工作思路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首先,拓寬進人渠道,增加教師數量,聘請教學名師、行業專家到校任教,加大對教師“送出去、請進來”的培訓力度。其次,進一步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明確要求學院從事專業教學的教師、醫院兼有教學任務的臨床醫師、護士,均要輪換到醫院和學院從事臨床實踐和專業理論教學,并同時獲得臨床和教師任職資格。第三,加強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團隊建設。
     
        (2)完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合作行業或用人單位參與專業設置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的力度。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學校與行業共同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實現專業與行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加大教改力度,編寫校本教材,重視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加強教學資源庫建設。同時注重構建并實施課程評價體系。
     
        (3)信息化建設力爭實現四個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新突破、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學發展機制新突破。
     
        根據教育部“高校信息化建設10年發展規劃”要求,加大校園信息化建設力度,建立信息化工作專門機構,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領導,重視信息化人才隊伍培養,啟動學分制管理、圖書管理、后勤管理、教學資源庫及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建設。
     
        進一步加強“三通兩平臺”建設。重點啟動建設“教學資源管理”平臺、“教學資源錄制”系統和教師教學空間、學生學習空間,系統規劃本著先進性和前瞻性的原則。實現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管理所有的教師空間和學生空間,統計教師利用網絡從事教學活動的頻率、效果和教師內生的、自己創造的課件資源的數量,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及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統計分析,為學校或區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網上教學活動提供技術條件支撐。

    以上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2014)信息由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自行提供,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負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邦博爾衛校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網址:http://www.303408.com/xuexiao/zigong/
    下一篇:寒冬送溫暖 真情暖人心 
    上一篇: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關于2014年高考報名的通知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動態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招生專業

     

    邦博爾衛校網為您免費提供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相關信息,包括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怎么樣、開設專業、排名、聯系電話等,以上信息均來自互聯網或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提供,邦博爾衛校網整理發布,所有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相關內容均不代表邦博爾衛校網意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县| 焉耆| 福海县| 炎陵县| 诸城市| 中西区| 广东省| 惠水县| 长白| 达孜县| 临高县| 台东市| 股票| 元朗区| 承德县| 新源县| 固原市| 墨脱县| 德清县| 盐津县| 大宁县| 哈尔滨市| 尚志市| 和田县| 怀集县| 卢氏县| 南乐县| 马公市| 阿瓦提县| 敖汉旗| 高淳县| 内江市| 辉南县| 双鸭山市| 丹东市| 元谋县| 大理市| 清水河县| 定远县| 北安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