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大學醫學院開設的專業有:護理學專業、藥學專業、臨床醫學專業。
一、2025深圳大學醫學院開設的專業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深圳大學醫學院 | 護理學專業 |
2 | 深圳大學醫學院 | 藥學專業 |
3 | 深圳大學醫學院 | 臨床醫學專業 |
二、2025深圳大學醫學院開設的專業詳細介紹
1、護理學專業專業
一、培養目標
護理專業本科將培養適應社會、滿足護理學科建設與發展需要,系統地掌握護理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相關知識,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能勝任不同環境下的護理工作,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護理,具備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研究的初步能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自我發展潛能的高素質護理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一)素質要求
1.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愿為祖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健康而奮斗。
2.具有人道主義精神,有救死扶傷、樂于奉獻的思想道德素質。
3.具有慎獨修養,有提供健康服務、精湛的專業素質。
4.具有精力充沛、充滿活力、身心健康的身體素質。
5.尊重他人,具有應對壓力、樂觀向上、情緒平和的心理素質。
6.具有創新思維和評判能力,善于修正自己或他人的錯誤;能夠不斷自我完善和推動專業發展。
(二)知識要求
1.掌握基礎醫學、預防保健、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知識。
2.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3.掌握急、慢性疾病和危重癥病人的護理原則及專科護理,具備整體護理的理論知識。
4.掌握臨床常用藥物及藥物管理基本知識。
5.掌握與護理相關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
6.熟悉護理教育和護理科學研究方法的知識。
7.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達到日常護理的雙語服務,具備多元文化服務的知識廣度,可閱讀本專業的英文書刊。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8.了解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及法規。
(三)能力要求
1.具備運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2.具有初步的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和護理科研能力。
3.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4.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一定的評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5.具有較強的涉外護理實踐能力和英語交流能力。
三、主干學科
基礎醫學、護理學、人文社會科學
四、核心知識領域
基礎醫學、護理學、公共衛生、護理倫理學等。五、核心課程
五、核心課程
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其中專業基礎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免疫與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專業課程有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預防醫學、老年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社區護理學、護理人文修養、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等。
2、藥學專業專業
一、培養目標
樹立“勤于實踐、善于思考、樂于合作、勇于競爭”的學風,培養具有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具備相應的醫學專業基礎知識,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際交流能力,從事藥品生產、檢驗、研究開發、臨床藥劑、醫藥營銷、管理與監督的藥學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藥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藥學實驗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藥物制備、質量控制、品質評價以及指導合理用藥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獲得的專業能力為:(1)具有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藥劑學、藥事管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2)具備藥物開發、生產及藥動學、藥效學的基本理論及藥物的專業知識,了解最新進展;(3)加強臨床藥學、臨床藥理學和臨床藥劑學知識的自學能力;(4)熟悉國家關于藥物的生產標準、質量控制、藥品營銷等方面方針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5)掌握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6)提升藥學專業所需要的英語閱讀、會話能力;(7)熟練應用涉及藥學專業相關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與相應數據庫。
三、主干學科
藥學
四、核心知識領域
涉及藥理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天然藥物化學、臨床藥物治療學、藥事管理學等多個知識領域,與醫學、化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具有交叉性。
五、核心課程
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臨床藥物治療學、生物藥劑學與藥物代謝動力學、藥事管理學、臨床醫學概論等。
3、臨床醫學專業專業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知識、臨床基本技能,掌握各種多發病、常見病的基本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又具有國際化的醫學視野,較強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終身自我學習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時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醫患溝通理念,具有良好的能力的綜合性臨床醫學人才。
二、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人類疾病病因、病理分類鑒別的基礎理論和技能; 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 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醫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學科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四、核心知識領域
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公共衛生、醫學倫理學等。
五、核心課程
醫學院課程設置以符合中國醫學教育標準及培養學生通過國家執業醫生資格考試為基本標準,并持續建設和創新,以滿足醫學院長遠辦學目標。實行“以臨床導向基礎的器官系統模塊整合的課程體系”及“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理念。目前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課程體系由主干課程及綜合課程組成,主干課程包括通識基礎模塊、生命科學與醫學基礎模塊、系統融合模塊(包含運動、呼吸、消化、免疫、血液、循環、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十大系統)、基礎與臨床橋梁模塊、臨床課程模塊,同時還計劃設置“高級選修”課程,主要為學生在基礎、臨床學習實踐后,根據個人潛力選擇“深度學習”的時期,將學生派到著名高等醫學院校,完成 “高級選修”課程學習,為學生提供進一步的基礎與臨床知識和技術能力培養的機會。綜合課程則由人文素養模塊、預防醫學模塊及創新科研模塊組成。整個課程系統中部分核心課程采用雙語或全英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推行“三早”教學理念,即“早期接觸實踐、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
社區衛生調查和服務實習:在第一、二和第三學年的暑期安排學生進入社區進行社會服務及衛生調查及假期實踐(含假期見聞);
臨床實習:從第四年第二學期開始進入為期48周的臨床實習階段,安排學生在臨床教學醫院各科室進行輪轉實習。
高級選修:學習成績合格的學生本科階段將完成“高級選修”課程學習。
三、深圳大學醫學院簡介
2007年12月6日深圳市政府四屆八十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深圳大學醫學院籌建方案,市財政為舉辦醫學院提供全額撥款,第一期建設費用額度30億。深圳大學于2008年12月獲教育部批準,開設臨床醫學專業,同年成立深圳大學醫學院。2013年4月深大成立深圳大學醫學部,旨在進一步整合學科資源,優化學科布局,推動醫學學科發展。醫學部將探索相對獨立的實體性學部運作模式和機制,醫學院及相關研究中心和附屬醫院歸口醫學部統一管理,校醫院整體移交至醫學部管理。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長江學者、國家杰青、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管又飛任深圳大學醫學部主任。
深圳大學醫學院按照“小規模、研究型、精英化”的建設原則,確立了“高端(教學科研平臺)、精英(人才培養模式)、超前(科學研究)、精湛(醫療服務)”的辦學定位。醫學院現有在校學生489名,其中臨床醫學專業151名(每年30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303名和藥學35名。
深圳大學醫學部師資配備齊全,現有師資213名(含第一附屬醫院89名臨床師資),其中教授(主任醫師)32名,副高職稱15名;講師或見習講師20名,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公共衛生專業和基礎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各1人,6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醫學部教授包括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醫學科學院三院院士,“雙聘”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深圳大學特聘教授,鵬城學者,全國高等學校臨床醫學專業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審專家等杰出、知名學者等。
學部按照“小規模、精英化、研究型”的原則進行建設和發展。培養視野開闊、勝任高端醫療服務需求的新型醫學人才。同時施行“三早”教學:“早期接觸實踐、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臨床醫學專業生源質量良好,高考原始分平均超過生源地省份重點線50分以上,享有學部提供的全額獎學金。
現臨床醫學專業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醫學院共建,成立都柏林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班,授予”臨床醫學和臨床試驗碩士“學位。其中愛爾蘭ICON公司將提供獎學金資助全部臨床專業畢業生赴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完成臨床醫學/轉化醫學碩士學位的學習。目前,都柏林大學--深圳大學聯合培養臨床醫學/轉化醫學研究醫學碩士班已開班,首屆醫學畢業生將于今年9月份赴愛爾蘭深造。
醫學部以“高端、精英、超前、精湛”為辦學理念,以“小規模、研究型、精英化”為建設原則,現有4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
醫學部目前已經集聚了一大批以美國和歐洲科學院院士、“雙聘”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國家“千人計劃”學者、鵬城學者及深大特聘教授為代表的優秀學者,學部現有師資中約70%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截至目前,醫學部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63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8項,省部級6項,科研經費超過5000萬元。
醫學部積極探索適應21世紀醫學科學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模式轉變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探索“1(理工學基礎、醫學預科)+5(醫學本科)+4(碩博連讀)”十年制精英式醫學高端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面大力推行教學改革,采用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整合課程結合PBL教學模式;實施雙導師制(即每名學生入學后均有一名科研導師與一名臨床導師);并推行“三早”教學理念,即“早期接觸實踐、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
醫學院課程設置以符合國際醫學教育標準及培養學生通過國家醫生資格考試為基本標準,并持續建設和創新,以滿足醫學院長遠辦學目標。實行“以臨床導向基礎的器官系統模塊整合的課程體系”及“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理念。目前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課程體系由主干課程及綜合課程組成,主干課程包括通識基礎模塊、生命科學與醫學基礎模塊、系統融合模塊(包含運動、呼吸、消化、免疫、血液、循環、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十大系統)、基礎與臨床橋梁模塊、臨床課程模塊,同時還設置有為期3個月左右的“高級選修”課程,主要為學生在基礎、臨床學習實踐后,根據個人潛力選擇“深度學習”的時期,將學生派到境內(外)著名高等醫學院校,完成“高級選修”課程學習,為學生提供進一步的基礎與臨床知識和技術能力培養的機會。綜合課程則由人文素養模塊、預防醫學模塊及創新科研模塊組成。整個課程系統中部分核心課程采用雙語或全英教學。
同時,學部積極拓展外部辦學空間,與國際醫學教育模式接軌,現正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等聯合構建臨床醫學博士培養體系,并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內外一流醫學院校開展了深入的合作。目前,深圳大學醫學部已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愛爾蘭ICON公司、華大基因公司、INSIGHT公司、平安信托簽署了《關于開展健康科學創新領域內多方戰略性合作意向書》,與都柏林大學簽署了《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與中國深圳大學的合作執行協議》,聯合共建“深圳-都柏林健康科學研究院”。此外,還與澳大利亞Monash大學、英國UCL和Leicester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等國內外一流的醫學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并積極開展高端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以迅速提升深圳大學醫學部的辦學實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衛校招生>衛校有哪些專業>廣東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