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都醫科大學開設的專業有:臨床醫學(農村基層定向)、臨床醫學專科、藥學、醫學檢驗技術、衛生信息管理、口腔醫學技術、護理。
一、2025首都醫科大學開設的專業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1 | 首都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農村基層定向) |
2 | 首都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專科 |
3 | 首都醫科大學 | 藥學 |
4 | 首都醫科大學 | 醫學檢驗技術 |
5 | 首都醫科大學 | 衛生信息管理 |
6 | 首都醫科大學 | 口腔醫學技術 |
7 | 首都醫科大學 | 護理 |
二、2025首都醫科大學開設的專業詳細介紹
1、臨床醫學(農村基層定向)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為農村和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培養臨床醫學專科層次實用型人才。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預防醫學和中醫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畢業后能夠從事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工作,并為繼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課程: 英語、計算機基礎、醫學心理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預防醫學等。
2、臨床醫學專科專業
培養目標:“臨床醫學專科山區、半山區定向班”為北京地區山區、半山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培養能夠承擔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實用型的專科層次醫學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計算機基礎、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醫學心理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預防醫學等。
3、藥學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藥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及一定的管理知識,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后能在各級醫藥衛生單位從事藥品調劑、合理用藥、藥品檢驗和藥品質量控制等工作的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物理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學、藥事管理與法規、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理學、藥物治療學。
4、醫學檢驗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基礎醫學、醫學檢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具備一定的臨床實驗室管理知識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后能在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檢驗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檢驗技術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學、臨床醫學概論、臨床檢驗基礎、生物化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免疫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
5、衛生信息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 為我國的衛生信息管理事業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較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人文素質良好并有一定發展潛能的技能型高級病案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計算機基礎、C程序設計、Visualfoxpro程序設計、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藥理學概要、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中醫學、內科學概論、外科學概論、婦產科學概論、兒科學概論、五官科學、衛生管理學、衛生統計學、衛生信息管理學、國際疾病分類學、手術分類學、文獻檢索、SAS實用程序設計、衛生經濟學等。
6、口腔醫學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基礎醫學及口腔醫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獨立思考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醫用化學、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口腔生理解剖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材料學、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修復工藝學等。
7、護理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較強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的應用型高級護理專門人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實際工作所必需的基礎醫學和護理學的基本知識;掌握常見病、多發病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急、難、重癥護理和專科護理的基本原則;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要課程: 英語、計算機基礎、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急救護理學、護理心理學等。
三、首都醫科大學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京港大學聯盟成員,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吳階平教授為首任校長和終身名譽校長。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三方發文共同建設首都醫科大學。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0604人,其中研究生3132人,長學制學生1561人,本科生3368人,高專高職生2067人,留學生476人;成教學生5004人;學校本部設有10所學院和一所研究院;學校和附屬醫院有教職員工和醫護人員37795人,總建筑面積245.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07.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6億元;圖書館藏書155.5萬冊。
截至2015年5月,學校和附屬醫院有教職員工和醫護人員37795人(校本部1550人,附屬醫院36245人)。有院士6人,特聘顧問11人,正高職稱1974人,副高職稱3380人。其中教授738人(校本部101人,附屬醫院637人),副教授1245人(校本部228人,附屬醫院1017人);博士生導師439人(校本部83人,附屬醫院356人),碩士生導師839人(校本部143人,附屬醫院696人)。有3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優秀創新團隊。
2010年至2015年,學校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國家教育部、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項目2554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289項),累計科研經費18.8億元;獲得各類各級獎勵7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6項、北京市科技獎2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5項、中華醫學科技獎20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吳階平醫學獎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獎2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項;獲得專利授權297項。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免疫學、醫學圖像處理、生物信息檢測與處理、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臟內外科、腎移植、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口腔生物醫學、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兒血液病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2005年,以首都醫科大學王曉民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項目“神經變性病的機制和防治的基礎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部制定和實施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亦稱973計劃)批準立項,資助總經費為3000萬元人民幣。
截至2015年3月,學校有教育部、衛生計生委“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項目4個,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10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7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18門市級精品課程,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5個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個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素質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11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和16名市級教學名師。2009年至2014年,學校獲得教育教學成果國家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北京市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
衛校招生>衛校有哪些專業>北京
手機版:http://m.scweixiao.com/news/show-13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