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大詳細介紹
中國醫科大學(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中國醫大(CMU),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與遼寧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共建研究型大學。國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承擔“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醫大教學規模
截至2015年6月,學校總占地面積137.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0.28萬平方米。全校教授級708人,副教授級1008人,研究生指導教師982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503人。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4145人,其中博士生1217人,碩士生4093人,普通本專科生8105人,外國留學生730人。
中國醫大成長歷程
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院校,是唯一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全程并在長征中繼續辦學的院校,是我國最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醫學高校之一。其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和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1931年11月創建于江西瑞金。1940年9月在延安,經毛澤東同志提議,中共中央批準,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8年11月,在沈陽合并了原國立沈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和原私立遼寧醫學院(前身為盛京醫科大學,1883年由英國蘇格蘭教會建立)。中國醫科大學是衛生部原部屬高等醫學院校,2000年改為省部共建學校。
中國醫大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6月,學校本部在編教職工1462人。全校(含附屬醫院)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5.1%,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講座教授1人,在職的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52人,遼寧省領軍人才4人次,遼寧特聘教授25人,遼寧省優秀專家18人次。全校教授級708人,副教授級1008人,研究生指導教師982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383人。
中國醫大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6月,該校在6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63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3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40個;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特色學科6個;博士后流動站7個。
中國醫大對外交流
截至2015年6月,該校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舉辦了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朝鮮、芬蘭以及澳門和臺灣等國家、地區的87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與世界銀行(WBG)、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等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315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榮譽職稱,近年來開展了61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35個CMB項目。
中國醫大校訓
救死扶傷,技術優良,埋頭苦干,政治堅定
中國醫大校園風光



